Chainlink
Chainlink 是一個去中心化的預言機網絡,爲區塊鏈智能合約解決互操性問題,並將其安全連接至鏈下數據源、Web API 和傳統銀行支付系統。Chainlink 極大豐富了智能合約的應用場景,使其在金融、保險和供應鏈等衆多行業都可以得到應用。Chainlink 爲谷歌、甲骨文和 SWIFT 等大型企業以及Polkadot 與 Substrate、Synthetix、Loopring、Aave、OpenLaw 和 Conflux 等領先智能合約開發團隊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預言機服務。 Chainlink 允許任何人安全地提供智能合同,訪問關鍵的外部數據,脫機支付和任何其他 API 功能。任何擁有數據 feed、脫機服務(如本地付款)或任何其他 API 的用戶均可以直接將其提供給智能合同,以換取 LINK 令牌。 其於 2017 年 6 月由舊金山金融科技公司 SmartContract 推出,開發商將其描述爲一種安全區塊鏈中間件,旨在通過允許智能合約訪問關鍵鏈外資源(例如數據流、數據庫)、網站(微信、淘寶等)API、傳統的銀行(支付寶、微信支付等)賬戶支付。 Chainlink 網絡是 Chainlink 節點的分佈式網絡,它們都直接將特定數據、API 和各種離線支付功能的使用輸送給智能合約。有了 Chainlink,你可以在一個合約中調用一個或幾個數據庫查詢需要的數據。 Chainlink 網絡由兩個獨立的部分組成,鏈上鍊和外鏈,它們必須交互以提供服務。該網絡的構建方式使其可以升級,因此可以在更好的技術和技術出現時替換其不同的組件。網絡的鏈上組件通過服務級別協議 SLA 基於智能合約的一方請求的度量來過濾神諭。使用這些指標,Chainlink 收集對 SLA 查詢的響應,使用聲譽和聚合模型對它們進行排序,並提供可能實施到智能合約中的 Chainlink 查詢的最終集合結果。 Chainlink 首席執行官 Sergey Nazarov 表示,當你在 Chainlink 搜索框中輸入「利率」,會看到大概有 50 多種數據流可選,將需要的複製粘貼到你的智能合約中。數據庫開發者將 API 與 Chainlink 連接之後,每一次有人調用他們的數據庫,都可以獲得 LINK 代幣。 Chainlink 團隊來自一家運行了三年半的智能合約公司 SmartContract,位於美國舊金山,專門爲大公司定製智能合約。目前,SmartContract 最大的客戶是跨行交易網絡 SWIFT,後者的網絡有 11000 家銀行加入。 SmartContract 原來所做的一次性的定製化合作,同樣也需要定製化的 API,甚至需要跟選定的數據庫用專線連接;且不夠靈活,沒辦法決定你一次想多少個數據源。Chainlink 則是希望讓智能合約變得每一個人都能用,同時保證安全,提供更多選擇。 Chainlink 開發者可以讓智能合約從不同節點訪問多個獨立數據源,持續交叉驗證,或者取幾個輸入值的中間值,以降低錯誤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