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趙雪嬌
編輯 / 獨秀
來源:鋅鏈接
疫情蔓延,在線辦公一時間成爲新風口。
中心化組織的優勢是集中力量辦大事,但是弊端也很明顯。首先是權力集中,無法分權制衡,難以糾正錯誤決策;第二是規則在落實中易被人爲扭曲;第三,層級制度難以激發基層積極性和創造力;第四,工作效率容易因爲層層上報而降低。
DAO 是去中心化的自治組織的簡稱,通過智能合約保持運轉,並將交易和規則編碼在區塊鏈上,實現公開公正、無人干預和自主運行。
英國、法國等已經出現了用 DAO 形式設立的公司,分佈式自組織將會越來越多,基於 DAO 的生產力價值流動,將在全球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不過,現實中 DAO 的落地嘗試還剛剛開始。什麼樣的組織適合成爲 DAO?DAO 在疫情應對和分佈式辦公的比較優勢是什麼?如何判斷 DAO 治理機制的優劣?
2 月 19 日,鋅鏈接創始人龔海瀚邀請 Conflux 聯合創始人張元傑做客第 55 期“鋅式派對”線上分享會,闡述“疫情下的分佈式協作爲 DAO 帶來新機會”。
DAO 存在的意義和作用是什麼?
張元傑
有人認爲,區塊鏈可以改變生產關係、商業體系,或者社會治理體系。
這其實很難。因爲現實社會中的很多體系,並不能用數學完美精確地表達,就無法用代碼來覆蓋其所有的可能性。
DAO 的意義就是解決代碼不能解決的問題——賦予通證持有人投票的權利。
所有關於 DAO 的組織裏,區塊鏈不能解決的問題,都可以用投票來解決。區塊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可篡改,固然有可追溯、可追責的優勢,但另一個角度看,它顯得太僵硬了。因爲社會制度還是要留下可以變通的靈活空間。而留下空間,是不是可能變成一個作惡的空間?
怎麼能保證不做惡?這就需要用 DAO 的形式設立組織。
DAO 的形式和公司所有制的形式存在差異。公司沒上市之前可能是私有公司,投票權都集中在創始人、投資人手裏。而在區塊鏈世界的 DAO 裏,投資者可以購買代幣,獲得並行使投票權,去更改參數或者規則。
所有的通證持有人,就是治理的一員。
鋅鏈接
疫情突發,企業員工開始分佈式協作辦公,這可能爲 DAO 帶來哪些新機會?DAO 在分佈式辦公領域應該採用怎樣的模式,才具有落地的可能?
張元傑
這次疫情讓大部分國人開始熟悉分佈式辦公,如何有效管理進度,如何使用線上工具,都有了實戰性的普及。這讓 DAO 形式的合作變得不那麼陌生。
DAO 要真正落地,一定需要和現實公司制結合進行過度,將鏈上協作和鏈下收益能合法化的結合。
這一點在海外已經有了類似 DAO 的實現。比如基於 OpenLaw 的營利性有限責任公司 The LAO,鏈上合約來治理鏈上實體,主營 Ethereum 生態項目投資。
鋅鏈接
從組織形式、運行效率、決策機制等方面看,相較紅十字會等政府部門,DAO 能體現出哪些比較優勢?****
張元傑
相比於傳統公司結構,DAO 可以極好地擴展一個組織有效生產力的邊界,讓更多的人在同一個利益共同體下獲得有效激勵,創造強擴展性的無邊界線上協作架構。
在應對疫情等災難時,社會力量已經在通過線上線下工具自發的分佈式協作了,社會自發形成了 DAO,沒有總負責人,誰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援助提案,大家自發選擇支持哪個提案,然後互助完成提案,這就是一個 DAO。
只是這個 DAO 的形式沒有以區塊鍊形式體現,大家不圖回報地在貢獻,也不在於是否需要一個賬本來記錄大家的貢獻多寡。這股力量和政府的力量是相互補充的,DAO 很難在短時間內造出火神山醫院,但是能將每一份微薄的社會力量匯聚成有效的援助。
鋅鏈接
在現實生活中,什麼樣的組織適合成爲 DAO?其特徵是什麼?如何判斷 DAO 治理機制的優劣?請舉案例闡述。
張元傑
目前看,腦力密集型的組織可能更適合 DAO,特別在 DAO 的早期,參與者的自驅動性將直接關係到 DAO 的成敗。
DAO 的治理機制開放性的優勢和決策效率低的劣勢都很明顯,比如 DashDAO,目前有 4000 多人在參與 DAO 的共同治理,數字還在持續提升,但是一天 5 個提案的上限目前都無法提滿,活躍度依舊不高。
脫離鏈下世界的 DAO 有點理想化,我們需要尋求鏈下到鏈上的逐步過渡方案。在海外主流 DAO 社區,我們已經看到了這樣的嘗試。OpenLaw 的 DAO 結構就是個很好的嘗試,他們稱之爲 LAO。
LAO 在鏈上組織無邊界的分佈式合作,然後鏈下成立合規實體將鏈上協作的成果和鏈下經濟網絡打通,同時發揮鏈下世界的成熟商業環境,以及鏈上更低成本的全球生產力。
在智力密集型輕資產行業,資產易於管理和清算,DAO 或許會率先發力。比如軟件開發,影視音樂等。
我們相信,隨着時間的發展,DAO 組織將會越來越多,基於 DAO 的生產力價值流動將在全球分佈式協作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也將促使進一步細化分工的到來。
鋅鏈接
2016 年,The DAO 的智能合約被黑客攻擊,價值約 6000 萬美元的以太幣被轉移。如何保證智能合約設計的安全性,避免這種情況再次發生?
張元傑
不可否認的事實是,我們很難保證寫出來的代碼沒有任何問題。The DAO 是如此,EOS 鏈上隨機數是如此,FlashLoan 也是如此。代碼越複雜,就越容易犯錯。
但在 DAO 的場景下,慶幸的是並非一切問題都需要去中心化。DAO 的發展不能脫離現實世界,現實世界的信用體系,信任關係都可以也應該折射到鏈上,3box.io 就是個很好的嘗試。
3box 將鏈下身份帶到了鏈上,而且做了嚴格的自動化審覈,提供了一種可信賴的鏈下信用遷移到鏈上的方式。
在此基礎上,我們應該力求精簡化鏈上資管模型,引入更多鏈下個人信用來管理 DAO 的安全性,在不過分複雜化鏈上代碼的同時,做好充分的合約代碼審計,這或許是我們避免 TheDAO 時間再次發生的一個方式。
免責聲明:作爲區塊鏈信息平臺,本站所發佈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鏈聞 ChainNews 立場無關。文章內的信息、意見等均僅供參考,並非作爲或被視爲實際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