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k Network 創始人 Suji Yan 介紹加密貨幣紅包、交易工具等產品功能以及隱私安全策略。
受訪者:閻晗(Suji Yan),Mask Network 的創始人兼 CEO
1 月 13 日晚上 6 點,麥子錢包舉辦了 Math Show 的第 17 期,有幸邀請了 Mask Network 的創始人和 CEO Suji Yan,特邀主持人 Winkrypto 海外市場總監汪呂傑 ,主題爲 「Web3.0 的第一站:Mask Network」,以下是當晚的精彩撰錄。
Suji Yan:大家好,我是 Suji,Mask Network 創始人兼 CEO;之前從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UIUC)輟學創業,之前也在 Qdaily 和 財新傳媒擔任獨立記者;在此之前則在自動駕駛獨角獸 Tusimple 擔當工程師。我業餘時間也和激進市場基金會(RadicalxChange)和其他學者合作撰文;之前的 Hacktivism (指利用技術嘗試去改變社會)也被連線(Wired)華爾街日報(WSJ)等等報道過。
汪呂傑:我們先請 Suji 來給我們分享一下關於 Mask Network 所理解和實踐的 Web3.0。
Suji Yan:我來介紹一下 Mask Network 吧!我們項目和團隊的雛形其實起源於 2018 年初,中間經過幾次技術迭代,最終形成了目前的產品和品牌名字 Mask Network (mask.io)。
Mask Network (原名 Maskbook)是一個幫助用戶從 Web2.0 無縫過渡到 Web3.0 的門戶。它允許用戶在傳統社交巨頭的平臺上,無縫發送加密信息、加密貨幣,甚至是去中心化應用(比如 DeFi 、NFT 和 DAO);由此,用戶可以創造一個去中心化的應用程序生態。一言以蔽之,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在現在的網絡上搭建通往新型開放網絡的橋樑。
如果用大白話介紹的話,這個行業的從業者或者觀察者看到了各種公鏈、Layer2 或者 DeFi、DAO、NFT 等等酷炫的名詞和傳統互聯網難以做到的事情,但這些東西似乎距離普通賽博公民的生活非常遙遠。
對我們來說,更是如此。那有沒有一種可能,我們去建造一個橋樑,或者一扇大門,讓用戶可以很輕鬆地在傳統的互聯網平臺,比如 Twitter、Facebook 上,一鍵前往這個新互聯網,而且讓這個新互聯網的功能有一種很好的體驗,讓普羅大衆使用?聽上去很美好也很難,但總而言之我們最終到達了這裏,完成了產品的第一步。所以用大白話說,就是不用麻煩就能去往新互聯網的橋樑。
那麼什麼是前往新互聯網的橋樑呢? 接下來我想給大家做一些展示,從功能上讓大家更好地理解這個橋樑的含義。
比如說一個功能:銀河系第一款穩定幣加密紅包。
這個功能允許用戶直接在 Twitter/FB 等地收發虛擬貨幣紅包,2020 年過年期間,Mask 和 MakerDAO 合作了首次的紅包活動。這是一個比較新奇的內容,也吸引到了 Vitalik 參與。
在接下來的一年裏,我們也陸續和 OKB、達爾文、Phala 等項目合作發了虛擬貨幣紅包,當然也有很多用戶自行使用這個功能來做一些發紅包的活動。
另外在之前疫情嚴重的期間,我們也幫助 ConsenSys 子公司 Gitcoin 一起做了籌款功能,可以通過 Mask 直接向紅十字會等 NGO 捐款穩定幣。現在只要安裝了 Mask 的插件,就可以在 Twitter 上識別 Gitcoin 的鏈接並且進行捐款。這也是第一次能夠幫助這些弱勢羣體募集到去中心化的代幣。
除此之外,Gitcoin 和紅十字會還有聯合國的一些公益 / 非政府組織都有合作,他們也能利用這個工具來進行公益活動,由 Mask Network 提供支持。
在產品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已經將以上的各個功能開發形成了一套體系,任何人都可以通過 Mask Network 的技術框架去開發一個小程序或者小應用。
衆所周知, DApp 是目前區塊鏈行業裏最大的市場,DeFi 和 NFT 都可以歸類成 DApp 。在不同的賽道上都有人在參與開發,這個事情提醒了我們一個問題:「能不能做一個比 DApp 更大的東西,使得 DApp 這個市場再擴大 100 倍或者 1000 倍?」
於是我們就開發了一套技術框架,叫做 DApplet (Decentralized Applet),可以直接插入到 Facebook、Twitter 和 Reddit 等等。簡單來說,Mask Network 可以把小程序裝入 Facebook 或 Twitter,並且他們不會知道;或者是通過我們的技術使它去中心化,使得社交平臺也不能封掉它。我們應該是目前這個行業裏面唯一一個掌握這套技術框架並且樂意將其開源出來的團隊。
做完了 DApplet 之後,我們下一個要解決的問題是存儲:能不能把一個文件發到去中心化的世界裏面,同時能夠在 Twitter 上顯示出來?它會變成社交網絡裏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於是 Mask Network 和去中心化存儲項目 Arweave 進行了深度合作,現在已經可以在 Twitter 或者 Facebook 上進行去中心化文件的上傳和存儲了。近期我們也和另外一個存儲項目 Sia 宣佈了合作,希望給 Mask 的用戶提供更多存儲選擇。
其實,Mask Network 在 2020 年下半年的動作更多,也吸引了越來越多人的注意。DeFi 的興起也給了我們機會,我們陸續上線了行情+交易的功能,接入了 Transak,以及最近兩天完成了首次 ITO 項目的活動。(Transak 是 ConsenSys / MetaMask 爲背景的一個聚合支付產品。)
接下來我來介紹一下這些功能。
第一個是行情+交易功能。
我們發現,其實在 DeFi 興起的時候,很多人會使用社交平臺去搜集最新的消息,Twitter 本身有一些 Tag 給用戶使用,比如說 Hashtag# 代表話題,那也有 $ 符號去代表一些股票或者虛擬貨幣。
大家都知道 Twitter 、Square 的創始人 CEO 都是 Jack Dorsey。他也是 Crypto 和去中心化的堅定支持者,這一輪機構牛市也有他的功勞。
Jack 也在 2019 年底說了 Twitter 的去中心化過程。但是由於 Twitter / Sqaure 都是中心化的,基本不太可能做到整合。明明用戶可以在 Twitter 上看到別人討論項目,和 Uni 團隊互動,但是不能直接一步交易。
所以我們就想到一個功能,當你的鼠標滑動到 $ETH 上的時候,可以自動顯示行情,於是我們和 Uniswap, CMC 還有 CoinGecko 進行了合作,將他們置入到 Mask 內部,展現在中心化的 Twitter 之上,所以現在使用 Mask 插件的用戶可以一鍵就能看到行情。
後來我們對於此功能進行了優化,現在當 Mask 用戶搜索虛擬貨幣的時候,我們把行情內置到了搜索頁面,你也可以自行選擇數據來源,就像這個圖片。
我們解決了行情展示這一步之後,我們就想是否能夠更深入呢? 交易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在用戶使用行情這一個功能的時候,我們也會自動識別它的地址,如果是 Erc20 的貨幣,Mask 就接入了 Uniswap 和 0x,方便用戶可以進行 Swap 功能。
這次合作也得到了各個合作方的大力支持,大家都覺得很驚喜,居然可以在互聯網上直接使用 Web3.0!
Uniswap 創始人 Adams 也來自己交易了。
另外,很多老用戶不想換錢包或者想繼續使用 MetaMask 或者其他的錢包管理,我們也和 MetaMask 進行了合作。
感覺就像是 Twitter/Facebook 調用了以太坊一樣, 特別神奇。
Dan 是 MetaMask 的 CTO,和他們這個功能也是整合了好一會。
做完了這些之後,第二個做的就是接入 Transak。
因爲區塊鏈的門檻還是比較高的,所以 Mask Network 和 Transak 進行了合作,豐富了我們的功能,用戶現在可以在推特上直接進行購買了!
值得一提的是 Transak 這個項目,Transak 是由 ConsenSys 孵化的法定貨幣聚合器,聚合了全球範圍內約 50 多個國家合法渠道。如果大家打開 MetaMask 的手機版,默認的購買 ETH 渠道就是 Transak。
當 Mask Network 一步一步把這些功能接入之後,就發現了其實我們是在慢慢打通開放金融的一條整線,做了一個集合體,但還缺了一個功能,就是 ITO (Initial Twitter Offering)。
ITO,首次推特發行是基於 IDO (首次去中心化發行)基礎上做的一個功能,希望再進一步拉近用戶,遵守用戶的使用習慣,並以此更進一步升級。對於很多習慣並使用 DeFi 的用戶來說,他們的信息和用戶行爲都基於 Twitter 之上,更短的用戶進程是一個核心的區分點,ITO 能夠直擊用戶痛點,留住更多用戶。
ITO 支持「一口價,多批次」發行通證,之後,Mask Network 也計劃支持各種形式的拍賣和聯合曲線,以服務各種 ITO 需求。
第一個參與我們 ITO 的是非常知名的一個項目,路印 Loopring。1 月 11 日凌晨 2 點,我們發出了帶有路印 ITO 的帖子,限額一個賬號是 500u,僅僅在三分鐘之內,價值 5 萬美金的的路印就銷售一空,這對我們來說是給一個非常大的鼓勵。
汪呂傑:Mask Network 已經在隱私保護方面融合了多個項目共同協作,並且在 Twitter 上建立了 ITO 模式,但操作門檻還是略高,如何降低用戶使用門檻?
Suji Yan:我們是這麼想的,過去有很多項目想讓大家離開傳統的 Web2.0 平臺而一步去 Web3.0,其實都不靠譜。而單純的錢包、DeFi/NFT 其實體驗還是比較難用的,目前的拍賣也是大戶參與的博弈。
我們的優勢和長處就是繼續和這些項目一起合作,優化用戶體驗。比如和 DAI 合作優化紅包和支付,和 Uniswap 等合作。我們項目成立時間不長,在區塊鏈行業倒也算不短,在這樣的時間裏我們已經大幅降低了用戶操作門檻。同時,我們也運營着最大 Twitter 第三方客戶端之一,目標就是繼續降低門檻,讓區塊鏈生長在互聯網裏,一樣直接好用。
汪呂傑:Mask Network 的 ITO 的創新點在哪裏?你們爲什麼要爲項目方提供 ITO 的服務?你們涉足募資領域的核心原因是什麼?
Suji Yan:我們核心的創新點(不光 ITO)就是開放生態,幫助所有人、被所有人支持,不和任何人競爭。
我們看到了很多拍賣項目,也挺喜歡的,比如 Mesa,比如 Sushi 的 Maki,最近也要做。
我們 ITO 系統其實是一切拍賣、發行的總和。目前是我們自己的 Mask 拍賣系統,也會很快宣佈一些新的合作。過去項目方其實很多都沒有辦法讓大家都參與,又做到易於使用。
「涉足募資領域」其實不光是募資,比如 NFT 的買賣也是一種 Twitter Offering,我們認爲 Open Finance 下一步是 Open Web,而我們正在加速它的落地。
汪呂傑:Twitter 封禁了特朗普賬號,這種行爲是不是符合你們對於 Web3.0 以及用戶隱私保護的原則設定?
Suji Yan:我們覺得雖然 Twitter 的 CEO、高管等人在過去一直在嘗試去中心化,包括 FB 想要做 Libra (雖然是半中心化的),但是最終屠龍少年變成惡龍。
我們認爲 Web3.0 或者未來的互聯網是應該由用戶自己進行治理的,所以我認爲不符合,這也是我們持續支持各種推特客戶端和去中心化社交網絡的原因。
汪呂傑:那承襲這個問題,Mask Network 的產品如何確保用戶隱私的安全性?
Suji Yan:首先,我們完全是沒有任何中心化的服務結構的,這也是從根本上杜絕了我們做壞事可能性。
另外,有一點值得一提,就是 Web3.0 時代的重要公司也在想從標準層面改變互聯網,保護用戶的自主權、隱私等等,比如我們就是 ECMA /TC39 的成員,在 2019 年底加入的。
可以搜索 Suji 或者 MetaMask,目前應該是區塊鏈行業裏爲數不多幾家加入的。
還有一個新朋友 Coinbase:
所以我們確保不用中心化的方案,然後不斷地改造中心化有問題的互聯網本身,目前只有 2/3 個盟友,我們還要加油。
汪呂傑:我個人的一個問題想問 Suji,爲什麼會有大量用戶願意犧牲自己的隱私去換取某些方面的便利性?有沒有什麼方式能夠提升用戶的隱私保護意識?
Suji Yan:我覺得不光是隱私,也不光是加密,一開始大家以爲只是偷數據,接下來開始封號,然後開始封鎖轉賬、交易,這些例子越來越多了。
所以用戶也慢慢醒悟,可能一點聊天記錄的泄露問題不大,我們希望告訴用戶這一點,然後系統性地給他們一個入口。
汪呂傑:希望用戶的隱私保護意識能越來越強吧。那麼最後一個用戶問題,Mask Network 之前也有計劃參與波卡生態,請問會參與平行鏈插槽拍賣嗎?
Suji Yan:對,目前還沒有計劃,因爲我們專注的是 Web2.0/Web3.0 的橋樑,其實和插槽不一定完全需要,留給更有需要的朋友們。
汪呂傑:非常感謝參與今晚 Math Show #017 活動的「show」友們,關於 Suji 對 Mask Network 的分享之後,想必大家對它都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祝 Mask Network 越來越好!
免責聲明:作爲區塊鏈信息平臺,本站所發佈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鏈聞 ChainNews 立場無關。文章內的信息、意見等均僅供參考,並非作爲或被視爲實際投資建議。